发布时间:2025-04-18 14:20:01源自:https://www.chinawenhui.net作者 :说说控阅读(202)
乌镇之旅作文(精选7篇)
这个假期,我们一家人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,开启了乌镇之旅。
游船驶向古老而神秘的小镇,傍晚的夕阳为这个小镇镀上了一层金边。我们漫步在石板路上,夕阳西下,我第一次感受到古朴与宁静的完美结合。
走进乌镇西栅,老式的染布坊映入眼帘,五颜六色的布条在半空中飘荡,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。小桥、流水、人家,夜晚的乌镇更添几分朦胧的美。
路上,我遇到了一位穿着奇特的老爷爷,他装扮成打更人,教我用棍子敲打锣鼓,打着竹筒,还喊着“夜深了,小心火烛”!这真是一场有趣的“民间show”啊!
告别老爷爷,我们来到一家鞋铺前,鞋底是染布坊晒的花布,面是老式的布,特别有特色。一位老奶奶戴着眼镜,在荷花上绣花,真是美不胜收!
坐在农舍小坐片刻,河水轻轻流淌,倒映着两岸的风景。小鱼在水中吐着泡泡,河水给我们的宁静时光增添了几分生动。
时间飞逝,中午到了,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程。夕阳中的乌镇,仿佛一幅等待重绘的水墨画卷。
这个周五,我们学校组织了8年级去乌镇研学。这是初中以来第一次外出研学,我满怀期待又有些紧张。
早起检查随身物品,虽然闹钟早已定好,但第一次出发时,连自己都吓了一跳。车上,我们欢声笑语,仿佛整个世界都因这次研学而变得活跃。
目的地到达后,我们分组任务,带着门票和任务卡进入景区。路上,我们跑了近两小时,任务完成得满头大汗。
到达后,我们按照任务卡完成地点,跑了上午12点20分。两个地点分别在乌镇的最西端和最东端,这确实有些挑战。
中午,大家吃得很丰盛。下午,我们参观了互联网大会的会址,讲解的时间让我们大开眼界,但时间有限,带着些遗憾返程。
回程的车上,我们都累得不行,但大巴车后是睡位,大家都很享受这趟旅程。
乌镇,江南六大古镇之一,以“鱼米之乡,丝绸之府”著称。暑假研学让我第一次感受了研学的真正意义。
天是那么蓝,云是那么白,水是那么清。没有大城市的喧嚣,只有小巷的私语;没有刺鼻的气味,只有小草的清香。
我们沿河步道漫步,桥下流水,桥上行人,脚下的石径幽深而静谧。这里仿佛一个被时光静止的城市。
晚上,爸爸带我们夜游,我坐在船上,凉风拂面,远处的荷花分外妖娆。河水缓缓流淌,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尽收眼底。
船夫介绍了一座“桥里桥”,从一个桥洞内可以看到另一座桥,这让我感到新奇又有趣。
在乌镇,我们不仅欣赏了美景,还体验了水乡生活。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!
乌镇的美如同一碗抗白菊花茶,温润细腻,沁人心脾。这里的宁静与闲适,让我仿佛回到了世外桃源。
有人说,爱上一座城、一个镇、一个村,有时是为了一个人,有时是为了一个故事。而我爱上乌镇,是因为它的闲适与水乡风情。
喜欢这里,因为可以将浮躁的心事融入水中,与小桥流水人家对话。
十月一日,我与爸爸、妈妈来到乌镇。下车时,眼前一亮:牌坊上“乌镇”两个大字,河水清澈,小巷蜿蜒,热闹的集市与展览馆一应俱全。
沿着青石板小路,我们进入景区大门。高竿船让我们近距离体验了蚕桑文化。
之后,我们参观了百床馆、民俗馆等,与茅盾爷爷的铜像合影,爸爸告诉我茅盾爷爷是文学巨匠。
墙上爬山虎整齐排列,随风荡漾,一阵风拂过,叶片随风飘动。
我们走过一条又一条小河,一座又一座小桥,不知不觉就到了出口。
乌镇真是个好地方,下次再来!
在上海游学的第二天,我们来到乌镇入口,仿佛进入了一个大公园。
导游发的门票让我们坐船进入,两岸的景色美不胜收。
那天下雨,我们撑着雨伞,参观布料印花作坊。高高的竹竿上挂满印花布,导游带我们到脱水室。
水深2米,东昊把手放到水里,导游说水很脏。一位老人用豆浆粉印布,闻了闻有股豆浆味。
参观茅盾少年读书处和矛盾纪念馆,问奶奶矛盾是谁,她说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。
走了半天,很累,有人坐车,有人乘船回程。离上车不远,看到荷花池,荷花千姿百态,粉色花瓣衬着绿色荷叶,格外美丽。
乌镇游让我感到很高兴,学到很多东西,江南水乡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乌镇参观心得作文(精选4篇) 游乌镇
上一篇: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精彩!
下一篇:鹅卵石与“翠浪塔”